近年来,范坡镇把中药材种植作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特色产业,统筹整合土地、资金、人力、技术等要素,积极推进中药材种植,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正值丹参的采收季,在范坡镇姚召寺村的丹参种植基地,随着丹参收获机驶过,一垄垄丹参破土而出,数十名工人忙着捡拾、分拣,很快便装满了一辆辆农用车。种植户朱桂香种植中药丹参已有六年,今年她种植的“郑丹1号”在农科院专家的技术指导下,产量喜人,收成比过去每一年都要好。
范坡镇姚召寺村药材种植户 朱桂香
“一亩地经农科院测产量能达到4600多斤,产量可以,收入也高了,今年一亩地能收入一万多块钱。”
丹参喜获丰收,和朱桂香一样高兴的还有这里的务工村民。每年三月既是丹参的采收季,又是播种季,中药材从栽种、管理到收获、分拣需要大量人力,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让群众有“业”可就、增收有“路”可循。仅三月中旬以来,到朱桂香这里务工的村民每天有将近200人。
在给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朱桂香还向乡亲们提供种子和种植技术,带动当地和周边村群众共同发展中药材种植,姚召寺村中药材种植面积从最初的300多亩扩展至1000亩。今年,范坡镇抢抓产业发展机遇,探索村社共建、支部领办合作社等模式,有序推进中药材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链条化方向发展。目前已形成以丹参为主、元胡、防风、菊花等十几个品种中药材产业,全镇种植面积已达3000余亩。
范坡镇副镇长 王皆佳
“近年来范坡镇以创建产业兴旺星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抢抓产业机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有效途径,努力实现集体、村民、企业三增收。中药材产业作为我镇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次大胆尝试,不仅开创了新的特色产业,而且有效促进了附近村民就近就业。下一步我镇将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构建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
禹州发布微信视频号上新啦
记者/张聪 天标
编辑/朱海燕 校对/白夏 责编/董州旭 终审/王东霞
微信事宜/198374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