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廉时讯网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邂 逅 ——林雪枫

邂 逅 ——林雪枫

2024-12-03|韩杰


总编辑:韩杰  李宁

人生到了一定阶段,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可能是上天规划好的。俗话不俗,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这虽是宿命论或称之为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使然,但某种意义上说还是不无道理的。什么人什么时空该出现在你的生命中或视野里,好像是上天拟就的。你急不得,也等不来。近年来,我与纪金鹏先生隔三差五的热联起来。他不止一次的感叹:兄弟,相见恨晚也!我答:是么?怕未必吧。其实早在三十年前我们就结识了,只是中断联系的太久,成为了路人。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样子,我写的一篇短文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上,电台电视台相关栏目同时采用。不久我市宣传战线广电系统举办了一次由什么牌子水泥冠名的大奖赛,我获了个大奖(可能是一等,记不得了),纪先生的什么作品也榜上有名。只记得是在当时的军分区附近的宾馆开的会,领的奖。会后乘大轿车到当时凤凰山上的一家水泥厂参观采风。记得我俩同台领奖,同车前往,一路上谈笑风生,亲如知己。记得午宴上还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相处甚欢。那时的纪科长小四十岁,打着红领带,英姿勃发,红润瘦长脸,无一道皱纹。我刚过而立之年,正是初生牛犊不畏虎、老子天下第一的青苹果之年。虽说当时我已是市直机关的科级干部,但人家是大名鼎鼎的邮电局科长,比我名气大多了!遗憾的是握别后各忙各的,再无联系,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现在都成了两鬓斑白、步履蹒跚的小老头了,竞屡屡呈现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尴尬场景。如歌的岁月悄然到了2018年,功成名就的纪先生不时出现在各种社团组织的座谈会、联谊会上。他一边向朋友签名售书《壶说八道》,一边漫谈人生,富有哲理地侃侃而谈,发人深省。而我呢,也陆陆续续地不断受邀参加此类研讨,席间应主办方邀请,也是谈天说地,有感而发,无所不及,位卑未敢忘忧国啊!不期而遇的和纪老师常坐在一起,总被他的音容笑貌所吸引、所打动,脑海里翻腾着似曾相识的一幕一幕…… 

有道是:人可无大款,不可无大节;人可无高位,不可无高趣;人可无厚业,不可无厚情。我认为,纪金鹏先生做到了,践行了。他虽然谈不上大款、高位和厚业,但他有着高雅的兴趣、良好的节操和对人真诚厚道的情怀。退而不休,笔耕不辍,为公职或领导干部退休后如何安度余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退下来,写点回忆文字,对自己的过去进行总结和梳理,使后人传承优良作风和美德,是历史的见证与补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何乐而不为?鉴于此,我很佩服他,欣赏他 。如今,我俩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他早我几年退了,我们均己淡出仕途,变成了日理万机且无功而为的一介草民了。又可以自由自在拿起笔来,想写就写,想划就划(鄙人爱好书法下棋学写诗),乐此不疲地忙碌着,比先前还忙。这正是,

昔有机缘今重逢,

微友文友情义浓。

丹心为民鼓与呼,

激扬文字抒豪情。 

作者系中原比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

林氏文化研究会创会长


版权所有:中廉时讯网 主办:人民日报社海外版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投稿邮箱:bjzlsxw@163.com
监督电话:16601377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