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将易地搬迁群众就业帮扶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引进企业、打造扶贫车间、搭建“零工驿站”等方式,促进搬迁群众增收致富。图为古宜镇南站社区搬迁群众在家门口的帮扶车间实现就业。(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粟兴 摄)

杭州市桐庐县开发运用“共桐富裕”就业码,微信扫码即可实时关注全县各类招聘动态、岗位信息等,也可登记个人就业意向,构建网上就业市场,方便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杭州市桐庐县纪委监委 徐林云 摄)

重庆市长寿区通过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创业带动等方式,提升城乡未就业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据了解,该区竹编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已带动就业1000余人。(重庆市长寿区纪委监委 彭俊华 摄)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聚焦困难人员群体,开发出鸟虫篆非遗文化传承慈善项目,打造培训、创作、销售、创收的完整产业链,开展慈善救助,拓宽残障人士就业渠道。(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纪委监委 李阳 摄)

宁波市宁海县纪委监委聚焦农村返乡创业青年在融资贷款、土地流转、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为返乡“归雁们”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图为桥头胡街道纪工委走访青年创业者,了解扶持政策资金发放情况。(宁波市宁海县纪委监委 邬海峰 摄)